書籍是朋友,雖然沒有熱情,但是非常忠實。
——雨果
讀書最大的好處在于,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,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。閱讀不僅是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,還可以鍛煉腦力,提高注意力和分析能力。借助寒假時間,高一年級組織學生閱讀《平凡的世界》,讓學生體悟小說中人物的成長與悲喜,從中獲得感悟。
《平凡的世界》時間跨度從1975年到1985年,全景式反映了中國近十年間城鄉社會生活的巨大變遷。作品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,通過述說復雜的矛盾糾葛,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的生活百態,成功地塑造了孫少安和孫少平這些默默承受人生苦難的人物形象。在小說中,人生的苦難與拼搏、挫折與追求、痛苦與歡樂,頻繁交織,讀來令人蕩氣回腸,不忍釋卷。書中最引人感動的,還是孫氏兄弟不甘淪為命運的玩偶,他們不斷發掘被禁錮的價值,最終弘揚了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。

雖然《平凡的世界》講述的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黃土高原的生活,離我們現在的生活有一定距離,但學生通過閱讀,感受到那個時代青年的奮斗精神和歲月沉浮。
讓我們一起看看同學們的讀書筆記吧!
平凡是荒原,孕育著崛起,只要你肯開拓;平凡是泥土,孕育著收獲,只要你肯耕耘;平凡是細流,孕育著深邃,只要你肯積累。茫茫人海,每一個我們都是平凡的,但我們要在平凡的生活中,活出自己的色彩。

這次閱讀課進一步激發了學生閱讀長篇小說的熱情,幫助高一學生找到了情感共鳴點、掌握了閱讀方法。希望同學們通過此次活動,享受閱讀樂趣,感受文字魅力,在多彩的青春中盡情展示生命的活力!
|